志愿服务

Volunteer service

【智能工程学院】“智益行——百校行动”科普专项志愿服务项目第三十五期:非遗面塑工艺科普课堂走进西太平小学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11-14    作者:    点击数:

为提升孩子们对非遗面塑工艺的全面认知,2024年11月13日,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西太平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难忘的非遗文化体验。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为西太平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非遗面塑知识讲解课。面塑,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其造型各异的作品瞬间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志愿者们以生动的表述,向孩子们细致阐述了面塑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接着,为使孩子们更直观领略面塑魅力,志愿者们播放了精心挑选的非遗面塑视频。视频里,面塑艺人双手灵动,普通面团迅速在他们手中变为栩栩如生的人物、活泼可爱的动物和精美的花卉等造型。同学们全神贯注盯着屏幕,不时发出惊叹,深深折服于艺人精湛技艺。

在孩子们观看完面塑视频之后,志愿者们便趁热打铁地开始了提问环节。“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面塑呀?”“那大家觉得为什么我们要传承非遗呢?”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有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道:“面塑就是用面做成的漂亮东西,像玩具一样。”还有的孩子则一脸认真地回答:“传承非遗是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不能让它们丢了。”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在思考与回答中,对非遗面塑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讲完面塑相关知识后,迎来了另一个有趣的活动——带着孩子们叠纸。志愿者们将准备好的彩纸分发给同学们,然后一步一步地教大家折叠各种造型。从简单的爱心到稍微复杂一些花朵、千纸鹤等,孩子们都学得格外认真。小小的纸张在他们手中变幻出不同的模样,就如同刚才看到的面塑作品一样,充满了无限可能。在折纸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进一步感受到了手工艺术带来的乐趣。

此次在西太平小学开展的科普活动,通过非遗面塑讲解、视频展示、提问互动以及折纸等环节,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到了非遗文化,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这样的活动影响下,这些孩子们会更加关注和热爱我国的非遗文化,成为未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撰稿:张绪萌  王文娟

摄影:陈冠廷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