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开馆!泰山科技学院建设少崖客厅暨李汝桂微型博物馆

时间:2025-04-30 16:48:0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4月29日下午,“430年再相逢”少崖客厅暨李汝桂微型博物馆开馆仪式在育英书院103拾级空间举行。岱岳区文旅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郑升宝,李汝桂后代、李氏第十九世后人李新林,校长耿献文、常务副校长谢承红瞻岩书院名誉院长杨国欣、育英书院名誉院长周郢以及学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书院有关负责人,“育英回响计划”参与师生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

诗风·发现少崖:一篇书稿

仪式开篇,周郢作为首位藏品推介官讲述了他横跨40余载发现李汝桂先生的完整过程以及找寻年谱的故事。

作为资深泰山文化研究学者,周郢深耕泰山文化多年,为少崖先生与泰山科技学院搭建起跨越430年的桥梁。他的探寻,让少崖先生的故事从历史尘埃中走来,与今日的育英书院重逢,让历史化作了触手可及的文化温度。他怀着对泰山科技学院的厚爱以及历史的珍重,将这份珍贵的手稿捐赠给微型博物馆。

书院部部长白军彭与周郢共同开启第一个藏品密盒—《北崖、少崖两先生年谱》(1993年手稿),并颁发藏品捐赠证书。一本历经430多年岁月沉淀的书稿不仅是少崖先生诗风的见证,更让历史的厚重与书院里的温热在此刻悄然交融。

家风·遇见少崖一卷家谱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育英回响”历史考证项目工坊指导老师、第二件藏品推介官赵国靖,以2024年11月育英师生历史考证田野札记—重走育英路的动人故事,让这份承载着“忠孝勤俭”家训的族谱与书院家文化紧密相连。他表示:“这份家谱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文献,更成为书院家文化最鲜活的注脚。”少崖先生的家族精神根系在书院家文化里扎根,成为师生相扶相携的精神纽带。

在师生的见证下,郑升宝与李氏后人李新林共同开启第二个藏品密盒—《泰安李氏族谱》,并颁发藏品捐赠证书。此刻,李氏后人将家族的精神财富化作书院家文化的瑰宝,让少崖先生的家风家训成为更多泰科人前行的指引。

学风·传承少崖:一种印记

在泰科,师生与书院的故事始终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杨克新、育英书院发展导师陈鹏、学生讲解员朱姿霖共同开启第三个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印记”藏品密盒—黄前石、崖下土、汶河水。这些取自泰山脚下的自然元素,凝聚着少崖先生的精神,将深深扎根于书院沃土,生生不息,滋养一代代学子。

泰科师生始终以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心灵感知文化温度,用实践镌刻成长印记。

作为“育英书院”匾额、古育英书院原址撰写者—马睿麟同学以自己独有的形式将文化传承具象为墨韵丹青的印记,为“少崖客厅—李汝桂微型博物馆”题字。“这是我第三次在育英书院留下自己的墨迹。这次题字,不仅是书法呈现,更是我与书院情感的寄托!”今年6月份即将毕业的他真情流露。用笔墨续写书院文脉,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朝气在此交汇共鸣。

耿献文为四位师生颁发藏品捐赠纪念证书,与泰科学子一起见证这场跨越430年的云程发轫与踵事增华。

乘风·成为少崖:一份成长

谢承红在总结讲话对少崖客厅—李汝桂微型博物馆开馆表示热烈祝贺,诚挚感谢周郢院长捐赠年谱手稿、李氏宗亲捐赠家谱,书院师生捐赠独特的纪念品,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书院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所做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一是办历史的、学生的、开放的展馆。以学生为主体,深度挖掘历史史料。将展馆打造为展示本土文化的窗口,面向社会开放,使其成为泰安市共享场馆和重要文物传承基地,搭建起历史与现实沟通的桥梁,共同推动场馆发展;二是做当下的、活化的、生动的文化传承。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通过“一幕、一剧、一书、一馆”四个一计划,推动古育英书院的传承与发展,转化为育人力量、教育载体与成长滋养。结合泰科实际与时代要求,构建平等、互相陪伴的师生关系,让文化传承更具体、鲜活;三是办连接的、时代的、具身的书院教育。书院教育为师生创造温暖、开放、多元的高质量成长场景。书院是连接古今未来、校内外师生及资源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书院教育的优势去构建更加具身的教育场景与场馆,让师生更加自洽相融,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成长改变,让教育更加生动鲜活。

随后,“再游育英”沉浸式匠学之旅正式启程。与会领导、来宾与师生代表共同在育英触摸匠学温度:于六艺射艺场感受拉弓瞄准间的古人定力,在抄纸间见证纤维成纸的文明脉络,从茶道雅韵中品悟少崖风骨,在竹编的指尖翻飞间编结经纬春秋,更在杯盏叠落中解构传统美学节奏。年轻的身影与古老的文化符号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幅“以手传心,古今同辉”的生动画卷。

今日,少崖客厅—李汝桂微型博物馆正式开馆。从书稿到家谱,从题字到场馆,每一处细节都是对少崖先生的致敬。这座以“客厅”命名的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展馆的距离感,以更亲切的方式邀请人们走进少崖先生的精神世界。

自2024年11月育英回响计划正式启动,已完成泰山科技学院首部师生原创玄幻科普穿越影片《风拂育英》、少崖客厅—李汝桂微型博物馆。未来,育英书院将继续以“一幕一剧,一书一馆”育英回响计划为核心引擎,深度激活430年历史文脉,构建资源链接驱动模式:联合通识教学部、创意写作学院完成《育英回响丛书》撰写,以田野调查与文献考据为根基,解码古育英书院;携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推进育英师生历史考证田野札记—重走育英路,让明代书院的地理坐标在当代青年的脚步中重新显影;与艺术教育中心联合制作“育英回响”相关音乐剧—结合少崖先生的历史背景,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演绎育英书院的历史文化,融合多重元素,精心排演音乐剧,让广大学子与观众更加直观地领略关于书院故事的独特魅力。育英书院正将430年的历史积淀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现代教育资源,让传承在青年群体中成为鲜活的体验。

仪式结束,岱岳区文旅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郑升宝、育英书院名誉院长周郢一同参观东岳书院和泰山非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