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山东省体育局、威海市重大体育赛事组委会主办的2025中国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成功举办。泰山科技学院铁人三项队5名队员斩获半程男子团体组全国季军、超级铁三全程接力组全国季军,实现首次参赛即获优异成绩,向全国铁三舞台展示泰科的竞技体育育人实力。

(赛场集体获奖照)
作为国家A级赛事,本届威海超级铁三赛共吸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822名运动员参赛,覆盖多个年龄层与竞技水平。赛事设超级铁三接力组与超级铁三半程组,其中接力组总竞赛距离达128公里,包括3公里游泳、100公里自行车和25公里越野跑,半程组总距离为64公里。赛事开放专业与业余选手同场竞技,凸显了其高水准与广泛参与性。

(左1全程接力组奖杯,中间半程团体奖杯,右1为男子半程个人奖杯)
为备战此次大赛,泰山科技学院教练组姜嘉祥与杨玲利用暑期制定系统训练计划,并于8月25日提前集结返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高强度集训。队员们每日清晨6点开始训练,月跑量累计达350公里,自行车训练月总量700公里,并每日完成约4000米游泳训练,展现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赛场集体照)
比赛中,面对国际级运动健将及知名运动博主等强劲对手,泰山科技学院选手沉着应战,发挥出色。除两项团体季军外,智能工程学院王博垚与大数据学院李柏林分别在个人年龄组中取得第五名与第七名的优异成绩,教练姜嘉祥斩获男子半程全场冠军及年龄组冠军。

(泰山科技学院接力组团体赛中照)

(大数据学院李柏林同学赛场照)

(智能工程学院王博垚同学赛场照)

(竞技体育中心姜嘉祥教练赛中照)

(左1国际级运动健将姜智航、左2百万粉丝运动博主冯竟爽、右侧泰科接力组团体)
作为全国少数系统开展铁人三项运动的高校,泰山科技学院将该项目纳入“体育育人”体系,目前校队已有86名队员。学校不仅聘请具备国家队、省队训练背景的退役运动员专职任教,也为零基础学生提供专业训练与参赛支持,全面落实“通过体育淬炼精神、锻造人格”的教育理念。

(泰山科技学院校铁人三项队赛前出征照)
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6+N竞训式”育人体系,推动足球、篮球、武术、游泳等14个竞赛训练项目发展。目前专职教师中包括10名国家级运动健将与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校武术队、游泳队、女子沙排队等在全国及亚洲赛事中屡获佳绩,累计在省部级及以上比赛中斩获63金、41银、55铜及48座奖杯。
未来,将继续推动“体育育人、淬炼精神、锻造人格”的纵深发展,通过体育的养成与过程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心态、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领袖气质。实现“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育人目标。
学生心得:
在参与这次铁人三项赛的过程中,我收获的远不止是奖牌和荣誉,更多的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与超越,以及团队协作带来的深刻感悟。
备战期间,每天清晨的跑步训练,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每当想到团队的共同目标,那份坚持就变得不再那么艰难。自行车训练时,风在耳边呼啸,仿佛在为我们加油鼓劲,每一次踩踏都凝聚着对胜利的渴望。而游泳训练,则是在与水的搏斗中,学会了如何调整呼吸,如何保持节奏,这些技能不仅在赛场上派上了用场,更在生活中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保持冷静。
——育英书院-大数据学院-李柏林
赛场上,面对众多强劲的对手,我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迎战。每一次交接棒,都是对队友信任的传递,每一次超越对手,都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特别是当看到队友们拼尽全力,即使落后也绝不放弃的身影,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次比赛,让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铁人三项这样的综合性运动中,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孤立的,每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共同经历了训练的艰辛,共同分享了比赛的喜悦,这份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东岳书院-大数据学院-郭世裕
通过参与铁人三项,我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失败中寻找动力,如何在成功中保持谦逊。这些品质,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每一段旅程。总之,这次铁人三项赛,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卓越、勇于挑战的信念,也让我更加珍惜与队友们共同奋斗的时光。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在赛场上那样,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瞻岩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田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