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山河把春风酿成千言万语,吹进瞻岩的房间里,我每想念一次你,指尖便多一盏灯火,那是我与“纸不语”的故事。3月17日,瞻岩书院依托“纸不语”折纸艺术项目工坊在114造物空间组织开展了以“灯火长明,喜乐安宁”为主题的创意折纸活动。50余名书院学子在项目工坊指导教师董玉文老师的指导下一起感受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

活动伊始,项目工坊主理人季王文帅言简意赅向大家介绍了灯笼折纸文化和本期活动流程,她讲到:“灯笼折纸手艺在中国流传许久,最初被用于祭祀等方面,后来传入民间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张纸,经过折折叠叠,变成了一盏盏极具传统气息的灯笼。纸张翻折间,带动的是翻涌的思绪,享受的是时光静好的惬意。这个世界是唯一的,人都要回家,都要用布把星星盖好,然后把灯碰亮,希望这一盏盏小灯笼,可以在夜深人静时给予你家的温暖和心灵的慰籍。


随着活动室里古风音乐的循环,无数盏精巧别致的灯笼也即将问世。不少同学又玩起了“新花样”。有的同学开始自制书签,在灯笼底下挂了一个又一个灯谜,也有的同学,在灯笼身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或者粘上精致的折纸饰品……现场一片热闹,流露在面容上的,是作品制作成功的欣喜。


海佑书院的岳温文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手工艺术的美好,我尤其喜欢这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也十分期待下一期创意折纸活动的举办。”

活动接近尾声,“纸不语”折纸艺术工坊指导老师董玉文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董老师表示在今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十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更呼吁同学们要用心去体验折纸给大家带来的宁静与惬意,也表明了让同学们能找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纸不语”折纸艺术工坊一直以来坚持的目标。

通过本次创意折纸活动,激发了光大书院学子的创造力,提升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广大书院学子对传统折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来。将创造力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一起动手做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折纸作品。
(供稿:瞻岩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