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在梦想的彼岸扬帆起航。为助力学子科学规划备考、高效冲刺目标院校,5月15日下午,大数据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举办的“研途领航,共赴卓越”考研专题分享会于瞻岩书院107圆满落幕。活动特邀考研逆袭学长杨涵与高分上岸学姐杨子墨,从备考策略与形势分析双视角,为五十余名学子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研途指南”。

活动伊始,杨子墨学姐立足宏观视角,解析2025考研新动向:
首先学姐从形势研判,2025年报考人数预计降至388万,双非院校扩招机遇显著,但985/211竞争依旧激烈;英语、政治难度提升,并且政治有着逐年变难、计算机类专业课改考408统考成为趋势。然后学姐从择校策略分析,结合“冲、稳、保”筛选3-5所目标院校,警惕“双非歧视”,建议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学长学姐,提前保存录取数据。最后学姐全面讲解了全科规划:分阶段细化复习节奏——暑期完成数学一轮与英语真题精读,冲刺期每日3小时模拟训练,“专业课与数学并重,真题是唯一风向标”。

杨涵学长以“数学逆袭”为主线,结合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不断努力的经验,详解“三步走”备考法。
第一步“啃透教材”:以同济版《高等数学》为核心,搭配汤家凤《1800题》基础篇,标记错题反复攻克极限、导数、积分三大核心模块,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步“真题分类训练”:按中值定理、级数等高频考点刷近15年真题,推荐李永乐《真题分类解析》,每类题型精练5道以上,“真题是命题人的语言,听懂才能得分”。第三步“模拟限时冲刺”:每日8:30-11:30严格模拟考场,李林《6+4套卷》查漏补缺,“限时训练是心态与技巧的双重磨炼”。
此外,英语作为学长的薄弱科目,他也通过自身考试经验,发现了英语分数只有整数的漏洞,便可以白嫖0.5分的秘诀,结合英语“单词为王,阅读为后”的提分逻辑,轻松通过英语国家线;政治则用肖秀荣《1000题》错题本与《肖四》大题模板双管齐下。

“跨考如何高效补齐专业课短板?”“考研和考公都很重要,如何抉择安排?”“针对考研时间何时启动最合适?”——在互动答疑环节,学子们争相抛出备考中的“疑难杂症”,学长学姐结合自身经验逐一“开方”。
面对跨专业考生的焦虑,杨涵学长以自身从计算机跨考资源环境的经历为例,提出“三阶段法”:6月前通读目标专业基础教材,7-9月结合真题划重点,10月起针对性背诵简答题模板,并推荐跨考生优先攻克通用高频考点。杨子墨学姐则针对408统考复习强调:“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组成原理需同步推进,避免孤立学习;历年真题中进程调度存储器层次等模块需反复刷透。”
对于考研和考公同时备考,学姐和学长都提出了反对意见,学长列出了考研和考公的考试时间并结合自身经历表示“考研和考公时间时间太过冲突,虽然两个都报了,但考公的时间太赶,我都没有去。”学姐紧接着提醒“鱼与熊掌难兼得,必要时需果断取舍。”
短短一小时的考研分享会,既有方法论的高度凝练,亦有细节处的暖心提醒。正如杨子墨学姐总结:“问题无分大小,敢问即是突破。研途的答案,终须自己书写,但今夜我们愿做那盏引路的灯。” 学子们带着满满的笔记与信心离场,而灯火通明的报告厅内,仿佛已映照出未来上岸的星光。

会后,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分享会“既有宏观策略,又有微观技巧”。一名备考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感慨:“终于弄清408统考改革趋势,复习方向更明确了!”另一名跨考生则表示:“学长的错题复盘法和学姐的院校筛选逻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并有学子意犹未尽,又和学长探讨起了考研的注意事项。

研途漫漫,终有回响;卓越之约,你我同行!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