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部署,持续提升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强化课堂育人实效,10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优师示范・助成长”系列活动第二期。活动特邀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艳丽教授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示范课并开展教学研讨,由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田美琴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示范课上,刘艳丽教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的第一小节“新文化运动”作为主讲内容,用唯物史观串联起“兴起原因—儒学批判—时代意义—局限性”的教学逻辑,依托史料,实现历史与理论的深度融合。她还采用了“问题链式”教学法,通过设置核心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充分展现了思政金课的“两性一度”特色。随后,学院青年教师赵建惠进行20分钟教学片段展示。刘艳丽教授肯定了其案例贴近学生的亮点,同时建议要紧扣思政要求、注重“史实—理论—价值”逻辑递进,强调“思政课要把理论讲深讲透,让学生真心认同”。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授课节奏”等问题展开交流,刘艳丽教授就此提出了“学科交叉设计案例”“结合热点追溯历史”等解决方案,教师们均表示明晰了教学方向。

此次活动深度契合学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优师、练本领”的平台,也为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路径。参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把“优师经验”转化为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的具体行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