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校园生活

厉害了!近百名“暖心小泰”志愿者首次承担国际级赛事志愿服务!

发布时间:2025-04-29    作者:    点击数:

2025年4月23日,第七届世界跆拳道主席杯(亚洲区)在巍巍泰山脚下的泰山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启幕。这项由世界跆拳道联合会权威认证、亚洲跆拳道联盟重磅主办的国际A级赛事,汇聚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跆拳道精英,学校全面负责本次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前期,经过服务意识考核、外语测验、综合素质面试等多个环节严格选拔,最终遴选出90名核心成员参与此次志愿服务。


青春集结号:志愿之心启征程


《响当当》敢当书院舞狮队暖场表演

通信工程学院学生鼓队暖场表演

世界跆拳道(无锡)中心首席运营官庞旭为志愿服务队授旗


泰安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亚超为志愿者代表佩戴工作证


泰山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谢承红为志愿者分发暖心加油包


志愿服务场景双语情境展示


“暖心小泰”赛会志愿服务队出征仪式合影留念

4月20日至4月26日,第七届世界跆拳道主席杯(亚洲区)志愿服务持续整整七天时间。这期间,志愿者们每日迎着五点的晨光出发,直至夜幕十点返回校园。在赛场内外,他们既要维持秩序、引导动线、协助翻译,又要保障比赛、处理赛场紧急事务,每人日均步数突破2万。午餐晚餐仅有10分钟轮岗间隙,常常是盒饭刚打开对讲机就响起任务通知,只能匆匆扒两口饭菜便小跑返回岗位。有的志愿者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半夜发烧至38℃,第二天依然坚持在岗;有的志愿者在搬运物资时扭伤脚踝,简单冰敷后仍坚持完成当日工作;还有志愿者因连续高强度翻译导致嗓子沙哑,却始终保持着专业微笑……正是志愿者们不辞劳苦的坚持,保障了本次国际赛会的成功举办,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赛前72小时:晨曦未至,“小泰”已就位


第7届世界跆拳道主席杯(亚洲区)开赛前72小时,来自学校各学院的90名志愿者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围绕这场国际赛事有序转动。酒店前台便是志愿者们的“第一战场”。协助运动队注册报道的志愿者们,不仅要熟悉繁琐的流程,更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当一位外国运动员因语言不通而面露焦急时,志愿者主动上前,用流利的英语耐心解释注册步骤,手把手协助填写表格,还贴心地标注了重要注意事项。语言不通,但微笑无界;流程复杂,但服务暖心。在这72小时的冲刺里,志愿者的每一份付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赛书写温暖的序章。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我们的飞机已经抵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凌晨2时17分,广播声划破夜的寂静,身着统一制服的志愿者们立即打起精神。他们的目光穿过接机大厅明净的玻璃幕墙,在稀疏的人流中寻找着目标。“Welcome to Taian!”一位澳大利亚选手刚转过通道,志愿者小满便迎了上去,用反复练习的英语热情问候:“I amthevolunteer for this competition. Our vehicle is waiting at the entrance. Please follow me”。赛会服务期间,这样的场景在济南遥墙机场的夜色中每天都在上演。星光见证着他们的奔波,晨曦记录着他们的坚守,无论航班因天气延误至凌晨三点,还是临时变更到达口,志愿者们始终坚守岗位,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信息工程(本)23-1班的许士兴同学,因为连续3天凌晨起床担任接机任务,导致休息不足眼睛肿胀发炎,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以热情的微笑,接待好各地的来宾。


隐形羽翼:赛场幕后的无声守护

赛事检录处,志愿者按照不同的岗位分工分成小组,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地投入到开幕式当天的工作中。志愿者们深知检录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一位日本选手因为比赛临近,紧张得把参赛证件落在了酒店。志愿者得知后,一边安抚选手的情绪,让他先在一旁稍作休息,稳定心神,一边迅速联系酒店的志愿者伙伴,以最快的速度取回证件。当证件及时送到选手手中时,选手眼中满是感激,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道:“Thank you so much! You are my hero today.”


在赛场通道的引导岗位上,志愿者也在忙碌地穿梭着。他们手持指示牌,微笑着引导参赛选手和嘉宾前往各自的区域。一位年迈的裁判对场地不太熟悉,志愿者耐心地用英语为他详细讲解路线,还亲自带着他前往裁判席。一路上,志愿者还介绍了赛场的一些特色和布局,裁判先生对志愿者的细心服务赞不绝口,连连竖起大拇指。

在跆拳道竞技台与训练场的交界处,志愿者们穿梭于汗水蒸腾的空气里。“这里再收半寸,转身时不会晃。”他们细心地帮选手调整着护胸的绑带,当发现护具芯片带反了方向,志愿者半蹲下来重新固定传感器位置:“芯片要朝外侧,裁判席的感应器才能准确捕捉您的动作。”临上场前,志愿者再次检查腰带松紧度。选手转身笑道:“Thank you for your help”。

在赛事媒体中心,数十块电子屏幕闪烁着实时画面,全球观众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这里是赛事的“神经中枢”,泰科的志愿者们,则成为了确保赛事完美呈现的“隐形守护者”。当最后一场比赛的直播信号圆满切断,媒体中心的志愿者们悄悄击掌相庆。没有聚光灯的照耀,但他们的专业与坚守,早已通过电波传向世界,让这场跆拳道盛事的每个精彩瞬间,都完美定格在全球观众的记忆中。

荣耀见证:星光不负赶路人


为期七天的赛事志愿服务,学校累计志愿者参与人次达341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428小时。志愿者们用流畅的英语沟通化解语言障碍,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温暖异国来宾。4月23日晚的颁奖典礼上,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海川老师获评亚洲跆拳道总会颁发的优秀赛会组织工作者奖。

以青春之名,绘世界之彩

这七天的时间里,我们应对了63起突发状况,收到了21种语言的感谢。真正的冠军,有时并不站在领奖台上。4月26日,当最后一批志愿者摘下工作证,夕阳正拂过泰山之巅。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辛苦和喜乐,化成了最后散场时同学们依依不舍地拥抱和道别。这些平均年龄20岁的年轻人,以专业素养和温情,在跆拳道赛场上绘出了比任何回旋踢都更为绚丽的弧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次志愿服务将会成为每个志愿者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

一年来,“暖心小泰”大学生赛会志愿服务队先后承接了泰安马拉松、“好运山东”自行车运动联赛、泰山T60徒步大会、中国登山户外行业大会等十余项省市、国家级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累计选派志愿者45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5万小时,志愿服务过程受到多家媒体关注报道。本次国际级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暖心小泰”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队专业化服务又上新台阶。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各类重大赛事贡献青春力量。

“暖心小泰”们的朋友圈:

【志愿者感悟】

“Hello!Welcome to Tian!”连续几天举着接机牌在航站楼跑酷,感觉像是在逛世界文化博览会:被韩国选手用徽章贴满衣领,被日本选手的抹茶糖甜到心尖,连俄罗斯选手都教我弹舌版“加油”。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晚霞给玻璃幕墙染上金黄,与选手们一起等待明天的到来。

——通信工程(专升本)24-1 徐雯彬

为期六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体育赛事背后的凝聚与温度。面对各国代表队,我学会用耐心与细致化解语言差异和文化隔阂。核对证件时,一个微笑、一句“Can I help you?”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与不同国家运动员、教练员的交流让我感触最深:从用肢体语言、翻译软件帮助各国运动员解决注册问题,到和韩国运动员聊起跆拳道精神,我感受到体育无国界的魅力。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应变力,更让我明白志愿服务的意义——以微小之力推动赛事顺利运转,用真诚传递东道主的热情。

——法学(专升本)24-2李依骏

我在本次比赛中担任衔接员的工作,这份工作如同“幕后螺丝钉”,承载着让赛事流畅运转的关键使命。从一开始的语言不通,手脚并用比划着帮外籍教练和选手传达紧急信息,到从容自得、流程顺畅。作为衔接员,我的奖牌是选手下场时的一个点头,是散场后空荡荡场馆里,那份“没有因我而延误一秒”的自豪。

——电子商务(专)24-2李兆波

非常有幸成为第7届世界跆拳道主席杯(亚洲区)的一名志愿者,在此次志愿服务中负责礼仪接待的任务。从刚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再到后来得心应手。这不仅让我锻炼了英语听力,而且感觉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短短的几天的志愿服务,让我学会了与不同的人有效沟通,深刻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听到他们的感谢,内心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

——通信工程(专升本)24-1 宋冰冰

我想分享两段在志愿服务中令我动容的小故事:其一是比赛当天,正当我在赛场上犹豫不决,不知该为中国选手还是台湾选手加油时,一位台湾观众跑至我身旁,俯身坚定地说:“我们是‘中国台湾’!”;其二是在残障赛结束后的颁奖典礼上,土耳其冠军在台上高高举起他那不健全的臂膀,那画面宛如一枚荣耀的勋章,让我不禁泪目。这几天的志愿服务让我收获颇丰,感谢暖心小泰!

——电子信息工程(高本)24-1邢志同

晨光熹微时的五点起床,夜幕深沉时的十点返校,连续六天,我亲眼见证了这群年轻人用汗水书写的青春志愿故事。来自不同学院的志愿者们,因为这场国际赛事志愿服务而相遇,从陌生到默契,从同学到挚友。翻看他们朋友圈里一张张灿烂的合影、一段段真挚的感悟,那些共同奋斗的日日夜夜,都化作了最珍贵的成长印记。在这场国际赛事服务中,每个人都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成长。

——通信工程学院志愿服务指导教师 韩青青

作为本次国际赛事志愿服务的陪同口译,我在此次志愿活动过程中见证了学生志愿者们如何在语言与文化的激流中淬炼成长。清晨,他们已整装待发前往活动现场;夜幕降临,他们仍在活动厅为外宾提供指引。那些写满注意事项的笔记本、被咖啡渍浸染的日程表,都是年轻灵魂与世界对话的勋章。本次国际赛事服务让我深切体会到:国际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语法训练,更是让年轻人在真实语境中成为文明的信使。当我们的学生以志愿者身份站在世界话语场的交汇处,那些被汗水浸润的耳机、被反复打磨的文化注解,终将沉淀为全球公民最珍贵的基因。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曹冰玉


(供稿:通信工程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