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泰山科技学院召开劳动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

时间:2025-04-30 17:19:5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深入推进我校劳动教育专项工作,促进资源协同的劳动育人格局。4月28日下午,泰山科技学院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会在明心书院小天下(207)会议室召开,常务副校长谢承红,东岳书院名誉院长张振笋、瞻岩书院名誉院长杨国欣、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书院、特色部门有关负责人,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师及全生异科导师代表等共计30余人参会,书院部部长白军彭主持会议。

会上,东岳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田米爽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师资力量和体系搭建等方面汇报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整体情况,并从劳动育人观念及协同育人资源出发,从小劳育走向大劳育,让劳动教育与学校特色育人模式相融,构建属于我校独特的劳动教育特色培养模式。

作为我校劳动教育项目典型案例,“泰山非遗”劳动实践项目指导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赵国靖指出项目涵盖非遗传承、文创开发、公益活动和综合实践四个板块,构建文化赋能型劳动教育项目。薪火“乡”传乡村振兴实践劳动服务项目指导教师建筑工程学院毕玉泽分享学生深入乡村调研,改造乡村书屋,实现了学生成长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的故事。通过实践项目推动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作用。

东岳书院发展导师路澳征围绕“2025年劳动教育主题月”实施方案进行介绍,各部门、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并设立劳动先进个人和优秀组织部门评选。以劳动教育主题月为契机,集中呈现我校劳动教育育人成果,营造校园劳动教育氛围。

随后,参会人员围绕劳动教育具体工作展开深入讨论。《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高汉运教授从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的专业角度出发,提出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价值,同时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学生工作处刘子钰分享了在公寓日常劳动在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实践,通过打扫附近、公寓促劳、文化浸润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以宿舍为阵地打造三维赋能的劳动共同体。全生异科导师专项教师田翰宇表示,全生异科导师作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教师,是全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发挥导师在劳动中的引领作用,需要导师和学院共同努力。此次讨论中各方观点碰撞,为劳动教育的理论深化、实践创新与考核优化提供思路,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迈向新高度。

张振笋以“身体转向:劳动教育里的神经农耕”为题,强调劳动教育对学校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性,提出应从具身学习理论出发,将劳动教育与大脑认知神经元连接结合,打破学科壁垒。泰科一年提供给学生的5000多场次活动,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高级别的信息交互参与。在AI浪潮之下,一定要把技术融入、赋能劳动教育,打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泰科劳动教育生态圈。

谢承红在总结讲话中对过去两年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表示肯定,并总结了当前“2+1+X”劳动教育体系。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劳动课程从开到开好。从系统的角度做好安排,设计大纲、标准、教案、教法、目标、评价等各个方面;课程与专业结合,在不同的专业角度上好劳动教育课,异化课程切入点,课程安排上融合创新创业内容;课程与特色教育相结合,依托众多教育形态重视课程融合。二是劳动实践从发芽到发展。劳动实践项目是劳动课程的延伸,是链接逻辑关系;充分发挥校内场域优势,进一步利用3万平的书院、农耕公园;依托志愿服务开发校外资源,开展非传承人进学校;做好劳动教育活动的沉淀,利用经验路径拓展劳动项目。三是劳动教育工作从出发到远行。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要发挥统筹协调、示范引领和宣传推广的功能;书院与各个特色部门发挥优势,为劳动育人工作增色;鼓励老师们去做好更多的研究,发挥积累与积淀功能。

东岳书院作为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中心,聘任劳动教育理论课兼职教师20余位,劳动教育实践课教师720余位,全覆盖在校生,完成劳动教育理论课266课时,逐步形成16个劳动教育项目,依托36000余平方米的劳动育人空间,开展“耕遇一方”专项志愿服务行动、我在东岳有块田、东岳农耕文化节等系列品牌活动和项目近千场次。

此次研讨会各方积极交流,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共同为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出谋划策。未来,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书院+学院+特色部门”优势特色,构建“2+1+X”协同育人体系,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深化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路径,形成以劳促全、以全促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