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零距离·共成长:智能工程学院院长与新生共话大学成长路径

时间:2025-09-26 20:47:5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助力2025级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科学规划学业路径,智能工程学院于9月24日上午10时在育英书院114室举办新生院长座谈会。本次活动紧扣“完满教育认知启蒙”“校园生活适应性引导”“专业竞赛与职业发展前瞻”三大核心议题,通过构建“院长领航+师生共话”的互动平台,为新生铺就从适应到突破的成长阶梯。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海川、车辆工程教研室主任李伟、新生辅导员团队与2025级20名新生代表,围绕“如何走好大学第一步”展开深度对话,共绘青春成长蓝图。

现场新生对“完满教育”这一特色育人模式的热切关注与些许困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25-2班学生张茗深作为新生代表率先提问:“作为学校特色育人模式,‘完满教育’体系下的学生社团在管理与发展方面有何创新举措?”

针对这一问题,李海川以“兴趣引领、专业赋能”为核心理念作出回应:“学生社团是完满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学院鼓励各社团以‘兴趣导向+专业融合’为发展路径,例如机械类专业社团可结合智能制造技术开展创新实践,艺术类社团可融入工业设计元素打造跨学科项目。通过构建‘自主管理+专业指导’双轮驱动模式,助力学生在兴趣领域深化专业认知、提升综合能力。”

专业学习方面,智能控制技术(专)25-3班学生邹良栋代表新生群体提出关切:“作为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的新生,我们普遍担心学习节奏衔接问题。想请教李主任,大二阶段应重点强化哪些核心技能,才能为后续专业深化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面对学生的疑问,李伟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给出专业指导:“大一至大二阶段是专业能力跃升的关键期,建议同学们聚焦‘理论-实践’双轨提升:一方面夯实C语言等编程基础,强化算法逻辑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学院PLC实训平台,通过项目化训练掌握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技术。抓住这两个核心方向精准发力,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的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专业竞赛与发展方面,智能制造工程(高本)25-1班肖齐烨同学提出的“像我们大一年级有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有机会吗?”的问题,李海川以“早实践、早成长”为育人导向明确回应:“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院赛-校赛-省赛’三级选拔机制,为大一学生搭建零门槛参赛通道,期待同学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积极尝试,学院将助力每一位探索者在创新实践中实现跨越式成长。

就校招安排与就业支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25-1班学生王光宇代表新生群体发问,智能工程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赵金晓回应称:“学院始终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育人重点,已构建多层次校招服务体系。10月24日,学校将启动本学期首场大型综合招聘会;智能工程学院每年定期举办机械类、电气类专业联合专场招聘会,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此外,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学院还将分批次组织企业专场宣讲会,全年预计覆盖重点企业不少于30场,为毕业生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

此次院长新生座谈会以温情为底色、以发展为要义,通过精准把脉新生需求、系统构建成长路径,切实发挥了思想引领与专业导航的双重作用。与会新生纷纷表示,在坦诚交流中不仅明晰了学业深耕方向、拓展了职业规划视野,更感受到学院“以生为本”的育人温度与“赋能成长”的教育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育人机制创新,以更有高度的引领、更有深度的指导、更有温度的陪伴,护航每一位新生在泰科的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采写:王慧君

来源;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