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资讯速递

【三下乡】从问卷到提案:一场普法实践里,藏着法治与少年成长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7-02    作者:    点击数:

注意啦注意啦!泰山科技学院有支“普法小分队”悄悄搞了个大动作——由16名师生组成的“明法笃行,青盾护航”团队,带着满脑子的法治知识和一沓沓问卷,从商圈跑到校园,忙得脚不沾地。他们可不是来“打卡”的,而是要给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号脉问诊”,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收集大家的心里话。想知道他们一天里解锁了多少普法新姿势?快跟着镜头来看看这场充满活力的实践探索吧!

泰山科技学院行政管理学院"明法笃行,青盾护航"普法实践团队以“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为原则,历经提案定向、商圈调研、校园走访三大环节,完成了一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深度实践探索。16名师生用脚步丈量需求,用行动回应期待,在一天时间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完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方案积累了详实而宝贵的一手资料。

商圈“扫街”记:问卷当信使,法治知识“跑”起来

吾悦广场上,团队成员化身流动的“法治信使”,手中设计精巧的调查问卷与普法宣传单,成为叩开公众法治认知的钥匙。在儿童游乐区,同学们将印有卡通法官形象的问卷递给带孩子游玩的家长,并详细阐释了其中的内容,让未成年法律知识普及到更多大众。

中心广场的流动人群中,普法成员们穿梭其间,将折成书签状的宣传单与问卷一并分发:“了解网购维权小知识,在网购面对无良商家不给你退货时,守护您和孩子的消费权益。”一名中学生接过时眼中闪过好奇:“原来法律还能这样学。”三个小时里,团队成员针对不同家长群体组合发放印有防诈骗口诀的宣传单与问卷,327份问卷与宣传单,精准捕捉到不同年龄层对法治教育的多元期待。

校园“摆摊”记:纸页传心意,法治种子“种”下去

伴随着岱岳区乡镇中学放学铃声响起。团队早已经在校门口布置好宣传阵地,展板上“对校园欺凌说‘不’”的标语格外醒目,旁边整齐码放着印着校园暴力防治知识的宣传单——有模拟法庭案例漫画,有“遭遇欺凌该找谁求助”的流程图解。杨斯远同学举着宣传单,向结伴走出校门的学生们讲解:“如果遇到同学故意推搡、起侮辱性绰号,这些行为可能构成校园欺凌,法律会为你撑腰。”几个学生围过来指着漫画讨论:“原来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也算欺凌啊?”

有家长看到“校园欺凌防治”的标题停下脚步,同学们立刻递上专属问卷:“您是否发现孩子有不愿上学、身上带伤等情况?遇到校园欺凌,您知道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吗?”一位母亲在问卷上写下:“担心孩子被欺负不敢说,更怕维权流程太复杂。”保安大叔也凑过来翻看宣传单:“我们学校就该多讲讲这些,让孩子们知道啥能做啥不能做。”暮色渐浓时,团队收集的问卷上,“希望学校定期开防欺凌讲座”“想知道如何保留欺凌证据”等留言,成了最沉甸甸的期待。

数据“变身”记:键盘敲出方案,法治方案“活”起来

可视化图表显示:68%的家长缺乏网络安全教育方法,75%的学生期待更生动的普法形式。指尖敲击着键盘,笔记本屏幕泛着蓝光,团队将三地问卷数据导入系统,得出的结论不仅印证了提案方向的准确性,更为方案优化提供量化支撑。

随后的讨论之中,成员们依据调研反馈,对普法内容与形式进行深度打磨。从分龄设计宣传单内容,到优化问卷分析维度,每个细节都历经反复推敲。当最后的数据汇总时,一份融合调研成果的完整方案已然成型,为后续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开展筑牢根基。

这场为期一天的实践探索,不仅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详实数据,更让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专业认知。“明法笃行,青盾护航”团队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推进系列普法活动,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守护未来的绚丽之花。

(供稿:行政管理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