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校园生活

【愈见微光】建筑工程学院时光胶囊活动——以笔墨寄期许,让温暖跨时光

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    点击数:

秋风裹挟着新学期的朝气,“微光寻迹”专项志愿服务队在敢当书院106室,如期开展“愈见微光”时光胶囊志愿服务活动。这场以“对话未来、传递温暖”为核心的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搭建了与自我对话的平台,更用文字编织起与新生相连的温情纽带。

下午三点,阳光透过书院的玻璃窗,在地面洒下斑驳光影,参与者们带着对活动的好奇陆续到场。为打破初遇的陌生感,活动正式开始前,主持人精心设计了“击鼓传花”破冰小活动。在分发便签纸时,主持人笑着引导:“不用顾虑格式,不用斟酌辞藻,只需要写下一个最能代表你当下状态的词语,它可以是‘期待’‘希望’这类心境,也可以是‘开学’‘忙碌’这类日常。”

随着轻快的音乐响起,象征着“分享”的花束在参与者手中依次传递。指尖的触碰、眼角的笑意,让原本安静的房间渐渐热闹起来。每当音乐骤然停止,手持花束的“幸运儿”便会站起身,分享便签上的词语与背后的故事:有人写下“期待”,因为渴望在新学期解锁志愿服务的新体验;有人写下“充实”,因为刚结束的社团招新让生活充满活力;还有人写下“忐忑”,因为正面临学业与实践的双重挑战。真诚的分享如同一缕微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境,也让彼此的距离在交流中悄然拉近。

破冰活动的暖意尚未消散,时光胶囊制作环节便正式开启。主持人手持提前准备好的时光胶囊样本,清晰讲解制作流程:“首先,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对一年后、甚至更久后自己的寄语,它可以是未完成的目标、想坚持的爱好,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叮嘱;完成后,我们会统一收集便签,待未来某个节点,再将这份‘时光礼物’归还给大家。”话音刚落,参与者们便拿起笔,低头沉思。有人笔尖轻顿,似乎在梳理当下的迷茫与期待;有人奋笔疾书,将对未来的憧憬化作一行行有力的文字;现场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窗外的秋风共同谱写着关于“期许”的旋律。

活动接近尾声时,主持人提出了一个温暖的倡议:“新学期有许多新生加入校园,他们或许正带着不安与期待探索新环境。不如我们再写一张便签,把自己的经验、祝福传递给他们,让这份微光继续传递?”

参与者们纷纷响应,再次拿起笔。有人写道“遇到困难时别独自硬扛,学长学姐和老师都是你的后盾”,还有人用俏皮的语气调侃“三食堂一楼的老鸭粉丝汤值得一试,记得早点去”。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满含对新生的善意与关怀。活动结束后,“微光寻迹”志愿服务队的组织者们收集好所有写给新生的寄语,第一时间将这份“跨时空的温暖”送到了新生手中。当新生们拆开便签,读到陌生学长学姐的祝福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这不仅是一张小小的便签,更是一份跨越陌生的善意,一份属于校园的独家温暖。

此次“愈见微光”时光胶囊活动,以文字为媒介,让参与者在与未来自我的对话中坚定方向,在与新生的温情传递中传递善意。而“微光寻迹”志愿服务队也将继续以“微光”之名,把这份温暖与力量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供稿:建筑工程学院  撰稿:徐诺  摄影:张梦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