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启时
十月的碎片被点亮
每一次深夜打磨
都是微光在时光里生长
协作的节拍
在欢笑中回响
并肩的脚印
踩出青春的序章
信笺与相册
聚光每一个闪光的时刻
当二号教学楼420教室的灯光亮起,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10月份“聚光·每一刻”月度总结大会正式拉开帷幕。这场大会用鲜活的工作片段、滚烫的荣誉表彰、暖心的互动瞬间,串联起十月的奋斗轨迹,展示“聚光”的每一刻。

热血实干篇:每一份坚持,都藏着发光的密码


一句句真切的工作汇报,把活动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娓娓道来。社团部为还原“巴音布鲁克”活动的特色风情,成员们泡在办公室搜寻资料。好几次为了一个环节的细节打磨,在办公室讨论到深夜,灯光下的身影满是执着;艺术团筹备迎新晚会时,有人练歌练到嗓子沙哑,喝口温水就继续开嗓,有人为了一个舞蹈动作的精准,对着镜子反复打磨,直到晚会落下帷幕,疲惫仿佛都被治愈,只余下眼角那抹藏不住的动容。


体育协会全程陪伴篮球队备战新生杯,从赛前的陪练到赛场的呐喊助威,哪怕最终未能夺冠,赛后大家还是立刻围坐复盘,把每一个失误都认真记录,攥紧拳头定下“泰山杯”再战的决心;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这个月穿梭在社区、学校、村庄的现场,用一个个科普实验、一次次奔波的脚步,把“奉献”二字落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里。



而优秀干事、优秀部长、优秀部门的表彰环节,更是把这些默默的坚持变成了闪亮的荣誉。优秀干事们在岗位上从不推诿,凡事冲在前头,优秀部长们既懂统筹规划,又贴心关怀干事,优秀部门们靠着团结高效,把一项项任务都完成得漂漂亮亮。这些名字和团队的背后,都是实打实地付出与日复一日的坚守。
同心协作篇:玩出来的默契,拼出来的荣光


团队的成长从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大会的每个环节都藏着协作的小秘密。“智‘蹲’集结号”游戏一开场,就点燃了全场氛围!这款游戏的诞生颇具意义:在野战训练营的团队挑战环节中,因挑战失败,惩罚方式定为蹲起——起身时齐声喊“团队”,蹲下时齐声喊“责任”,“智蹲集结号”由此而来,而它的核心意义,正是要将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的意识深植人心。




野战训练营的部长们率先登台,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指导老师和干事们陆续加入,围成圈接力喊蹲。一句句清晰的口令、一次次无缝的衔接,把训练营里练出的默契展现得淋漓尽致,欢声笑语里满是团队同心的暖意。更值得期待的是,“智蹲集结号”还藏着暖心奖励:获胜部门办公室获得了一次优先向智能工程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自我介绍的机会,既能全方位展示部门风采,更能让办公室被其他部门熟知,成为彼此相识相知的绝佳契机。
10月份,18个院级活动的顺利落地更是协作铸就的荣光。每个人各司其职又彼此补位,学生会成立大会筹备期间,有人定流程、有人做宣传、有人排合唱、有人抠细节,拧成一股绳让创意落地,让感动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迎新晚会期间,有的部门负责场控、有的部门负责物资借用、有的部门负责观众组织与引导。
这场大会让大家明白:十月的每一份成绩,都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你帮我搭把手、我陪你熬通宵的“并肩作战”换来的。
温情双向篇:相册藏回忆,书信载初心




大会最戳人的瞬间,莫过于师生间双向奔赴的温情。惊喜环节里,部门代表捧着沉甸甸的相册走向指导老师,相册里印满了所有人的签名和合影——有深夜讨论方案的专注身影,有活动成功后的灿烂笑脸,每一张照片都定格着并肩奋斗的时光;老师们则回赠了手写的“夸夸信”,没有空泛的口号,全是“你熬夜修改的活动方案很用心”“这次志愿活动组织得很到位”这样具体又温暖的肯定,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认真记在了心里。
回望十月,指导老师在办公室陪大家改方案到深夜,在活动现场第一时间帮忙解决突发问题;而同学们也用扎实的工作成果,回应着老师的悉心指导。这份双向的付出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加班、每一次指导、每一份礼物里的真诚,让学生会变成了一个有温度、有归属感的大家庭。

聚光·每一刻”月度总结大会虽已落幕,但十月里那些热血的坚持、默契的协作、暖心的瞬间,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力量。这场大会告诉我们:青春的成长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熬夜改方案的执着、互相搭把手的默契、师生间真诚的鼓励。未来,希望学生会的每一位伙伴,都能带着这段经历里的珍贵收获,继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和身边的同伴并肩同行。愿我们把接下来的每个日子都过得充实有光,用实实在在的付出,为青春添上更鲜活的印记。
(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撰稿:张鑫 梁卿子羽 摄影:王琮皓 李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