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资讯速递

敢说泰科!21国友人齐声点赞“中国真好”

发布时间:2025-11-06    作者:    点击数:


(图为泰科学生陈博轩与外国嘉宾沟通)

11月6日,敢说·泰科Talks第56期演讲秀在海右书院温暖上演。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师队伍建设国际研讨班的特色环节,本次活动迎来了来自亚非欧21个国家的40余位教育行政官员与知名学者。一场名为《公共表达与思维创新实践课》的师生脱口秀演讲,让外国嘉宾感受从中国语言中流淌的文化魅力。现场,中外文化深度交融,浓郁的中国情愫在现场弥漫,让与会外宾们齐声赞叹:“中国真好!泰山科技学院真好!”

【当扎染遇见代码:在工坊里寻找情感的印记】

(图为泰科学生与外国嘉宾体验扎染作品)

演讲秀在三位同学的创意展示中拉开序幕。来自大数据学院/敢当书院的周缨峻带来了她在书院工坊创作的扎染作品。“起初,每一块布料都不听使唤”,她坦言失败是探索的起点。但正是那些“不完美”的褶皱与晕染,让她领悟到手工的温度:“机器追求整齐划一,而扎染的每一道纹理,都是我们情感的独特投射。”

(图为外国嘉宾体验中国山西陈醋)

同在台前,行政管理学院/育英书院的董昊中捧出一坛山西老陈醋。他娓娓道来陈醋的酿造秘辛——从选料、发酵到漫长的陈酿。“直到离开家乡来到泰科,我才真正读懂这缕醋香里蕴藏的乡愁。”传统工艺不再只是技艺,更成为文化认同的载体。

【从丝绸之路到教育之路:跨越千年的合作智慧】

(图为外国嘉宾触摸中国丝绸)

大数据学院/敢当书院的陈博轩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回驼铃悠扬的丝绸之路。他讲述了中国匠人如何将外来原料转化为惊艳世界的工艺品,古老的商贸往来早已昭示着文明互鉴的智慧。

“如今,‘一带一路’正是这种精神的当代延续。”他指出,从物资交换到知识共享,开放与合作始终是人类前行的动力。而泰山科技学院倡导的“友好的为所欲为,放肆的野蛮成长”,恰是这种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给予学子自由探索的土壤,让创意在跨文化交融中恣意生长。

【煎饼卷世界:在烟火气中打破文化边界】

来自大数据学院/育英书院的安逸平同学以轻松幽默的脱口秀形式,分享了他眼中的中国式教育。从统一的校服要求到严格的行为规范,他用生动的校园趣事引发全场阵阵笑声。当他谈到在泰科的学习生活时,他用“友好的为所欲为”来形容这所大学赋予学生的成长氛围。“我们学校宣传‘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倡导‘放肆的野蛮成长’,”他笑着说道,“在这个包容的环境中,我们既能尊重规则,又能勇敢表达——这大概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他真诚的表示,正是这些看似严格的要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个人都能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成长。中国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让所有人都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他能够自信地站在这个演讲秀舞台上演讲,也正是教育赋予的底气。

(图为外国嘉宾现场品尝泰安特产煎饼卷大葱)

活动现场特设的文化体验成为交流热土。国际友人们抚触扎染的纹理,品尝山西陈醋的醇厚,并在“煎饼大使”——通信工程学院/育英书院的王子硕的指导下,学习山东煎饼地道的卷法与吃法。从摊制到入口,这道质朴的地方美食成了最生动的国际语言。

(图为汶阳书院发展导师罗广岩现场全英文演讲)

压轴登场的罗广岩老师,全英文演讲以其幽默的风格引发了阵阵笑声。他通过分享自己在英国生活的经历,讲述了中西方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从英国超市的“数学震惊”事件,到中英电影院的迟到文化差异,他用自嘲与幽默化解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

“Work-Life Balance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不同文化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他说,“正如我们的扎染、陈醋、煎饼,它们不是要取代什么,而是为世界提供更多元的选择。”他认为,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是建立真正友谊的基础。

【建造通往未来的桥:用青春自信讲述中国故事】

(图为泰科学生带领大家学习中文“中国真好,泰山科技学院真好”)

整场活动在“中国真好,泰山科技学院真好”的齐声欢呼中落下帷幕,这声赞叹既是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最美回响。泰科学子不再是单向的文化传递者,而是双向理解的桥梁搭建者——用扎染的温度、陈醋的醇厚、煎饼的烟火气,搭配青春自信的表达,让世界看到了立体而鲜活的中国。

翻译屏幕上的文字流畅转换,确保了每一个文化细节都能被准确理解,每一次互动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在这里,语言不再成为障碍,文化真正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在这场活动中,当中国故事遇见国际表达,多语言翻译消弭了语言隔阂,真挚互动实现了心与心的相连。这场跨文化对话,不仅让中国文化,泰科文化收获了国际友人的真心点赞,更让开放包容的种子生根发芽,通往多元共生未来的友谊之桥,正由青春力量稳稳搭建。


(供稿:团委融媒体中心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