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资讯速递

自马石拓印工坊计划丨拓出乡村振兴新视界及青春与千年技艺对话

发布时间:2025-06-30    作者:    点击数:

实践第三日,白马石拓印工坊计划拓出乡村振兴新视界

6月28日,泰山科技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位于泰安市泰山区白马石村。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铺展。薪火“乡”传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成员们开启了白马石“拓片工坊”建设的第三天,持续以文化赋能乡村发展。

清晨,白马石村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薪火“乡”传振兴乡村实践团开启了充实的一天。成员们率先投入室内工作,专注于墙面木质隔板的安装。成员们默契配合,测量、打孔、固定,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将古朴的木质隔板稳稳安装在墙面上,若隐若现地衬托出毛笔字画的雅致韵味。安装完毕后,大家别出心裁地将原木色雨伞作为装饰元素,错落有致地悬挂在隔板上方。素色的伞面与木质隔板色调浑然一体,自然质朴的质感相互呼应,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为整个墙面增添了几分江南烟雨般的诗意氛围。

紧接着,众人围绕“薪火‘乡'传”主题开展墙绘创作。为提升效率、保证颜料均匀,大家纷纷徒手涂抹,以掌心温度晕染色彩。毕玉泽老师手持画笔,在明黄色的底色上勾勒出苍劲有力的字体轮廓,成员们细致填色,让主题字样熠熠生辉。画完墙绘后,经过讨论毕老师提议进行地绘,众人热情高涨投入创作,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节奏,成员们不顾淋湿,在雨中坚持上色,却无奈看着未干的颜料被雨水冲刷殆尽,尽管急忙用工具遮盖,仍未能留住精心绘制的地绘。

骤雨将众人“逼”回室内,却浇不灭大家的热情。成员们围坐一团,展开热烈讨论。有人翻看着此前拍摄的设计稿照片,有人记录着实地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大家结合雨天遇到的状况,重新梳理后续计划。从材料防水处理方案,到调整室外作业时间,再到室内文化活动的策划,众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窗外淋淋沥沥的雨声持续敲打着窗棂,屋内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为后续乡村振兴实践积蓄新的力量,期待雨过天晴后,能以更完善的方案继续点亮乡村风貌。

6月28日的实践,是挑战与突破并存的生动注脚。尽管暴雨突袭,冲散了精心绘制的地绘成果,但薪火“乡”传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直面困境,从室内创意装饰到室外文化墙绘,始终以文化赋能乡村的初心未曾动摇。室内热烈的讨论与方案优化,不仅展现了团队灵活应变的智慧,更凝聚起攻克难关的决心。这场风雨,既是对实践成果的考验,也是对团队凝聚力的淬炼。相信待雨过天晴,实践团将带着优化后的方案重新启程,继续在白马石村这片土地上,用文化画笔勾勒乡村振兴的绚丽图景。

待云开雨霁,薪火“乡”传实践团将以更周全的准备、更饱满的热情,持续为白马石“拓片工坊”注入文化活力,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照进现实。

(供稿:建筑工程学院  撰稿:姚相涵 吕源 吕子龙  摄影:张路畅 陈宇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闭